廣汽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汽菲亞特)成立于2010年3月9日,由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汽集團)和菲亞特集團汽車股份公司(簡稱菲亞特集團)以50:50的股比共同投資成立。廣汽菲亞特位于湖南省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為65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為24億元人民幣。
其他汽車廠商
菲亞特汽車公司(Fabbrica Italiana Automobili Torino,縮寫即F.I.A.T.),意大利著名汽車制造公司,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成立于1899年,總部位于意大利北部都靈。菲亞特作為超過百年歷史的經典品牌一直被視為完美汽車的締造者,旗下的著名品牌包括:包括菲亞特、克萊斯勒、Jeep、道奇、法拉利、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藍旗亞、道奇RAM、SRT、ABARTH、紐荷蘭、FIAT PROFESSIONAL等。 1999年4月,南京菲亞特成立,菲亞特首次以合資企業的形式進入中國。2007年12月,與南汽集團的合作關系正式終止。2010年3月,菲亞特與廣汽集團共同組建廣汽菲亞特?,F在售車型有菲翔、致悅、菲亞特500、菲躍。
1 ?公司簡介 展開>
菲亞特汽車公司是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始建于1899年7月,總部位于意大利都靈市,創始人是喬瓦尼.阿涅利。當時,公司有30個股東,共有資產800,000里拉。公司董事長為ludovico scarfiotti,副董事長emanuele cacherano di bricherasio,giovanni
agnelli當選為秘書長。作為前騎士的giovanni agnelli在董事會成員內部以其果斷和獨具的戰略眼光顯得尤為突出。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生產微型車的汽車生產廠家。公司全稱是意大利都靈汽車制造廠,意大利語全稱是:Fabbrica Italiana di Automobili Torino。菲亞特(FIAT)是該公司縮寫的譯音,FIAT也是該公司產品的商標。集團總部設在意大利都靈市,現任董事長是第三代傳人喬瓦尼阿涅利(與第一代創始人同名)外孫約翰埃爾坎。汽車部雇員27萬右,在100多個國家有子公司和銷售機構。其轎車部門主要有菲亞特、法拉利、阿爾法·羅密歐和藍旗亞公司。工程車輛公司有依維柯公司。菲亞特的第一家工廠1900年在但丁街(corso dante)落成,當時擁有150名工人,12,000平米廠房。就在這一年,菲亞特生產了30輛3 1/2hp汽車。1902年,菲亞特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賽車 - 24 hp corsa。 由vincenzo lancia駕駛,獲得了sassi-superga hill climb的勝利。 giovanni agnelli駕駛菲亞特8hp在第二屆giro d’italia automobilistico中創造了新的記錄。1915年菲亞特為皇家軍隊生產了將近1000輛的菲亞特501車型。這輛車放棄了菲亞特的’barca’引擎的設計。后座加寬,可容納3人。1919年,在carlo cavalli的管理下,誕生了菲亞特501的小型車。這個車型非常暢銷,在全球共銷售了45,000多輛。同年,成立了magneti marelli。 回到記錄上來,一支由23輛菲亞特15 ter lorries組成的摩托車隊,第一次穿越了撒哈拉沙漠,創下了三千公里無機械問題的記錄。
誕生于1899年的意大利都靈汽車廠(Fabbrica Italiana di Automobili Torino)是意大利首屈一指的汽車制造公司。20世紀初,一位都靈畫家將公司名稱的縮寫字母以“.”號隔開,從此F.I.A.T.(菲亞特)的名字伴隨著其汽車產品響徹全球。如今菲亞特集團不僅是世界知名的十大汽車制造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工業集團,除主營汽車外,集團還經營商用車輛、農用機械和建筑機械、冶金、零部件、生產系統、航空、出版通訊、保險和相關服務,共涉及十大領域。2000年,菲亞特集團營業額已逾570億歐元,在全球64個國家擁有1063家公司,逾223,000名員工,其中111,000多名分布在意大利以外國家。集團擁有242家生產廠(其中167家在國外)和131家研究開發中心(其中61家在國外),約39%的產值在國外實現,境外營業額占全部營業額的67%。秉承創造價值、客戶滿意和發揮人的價值并尊重人的三個核心價值觀,菲亞特集團制定了自身發展的政策,這些政策是集團一致的規則的總和,它構成了集團共同歸屬的框架下自主開發業務的基礎。這些政策主要體現在:客戶滿意、領導監控和戰略發展、伙伴關系、評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通告及對外關系、風險管理、企業安全和法律事務等。在菲亞特發展的百年歷史中,始終堅持兩個戰略方針:生產多元化和致力于發展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目前,集團業務市場已遍及世界各洲,尤其在南美、東歐和亞洲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成長迅猛,市場份額迅速提高。
菲亞特汽車公司是菲亞特集團旗下最大的經營公司,1978年,菲亞特汽車公司從集團業務中獨立,主營轎車和輕型商用車,至今已生產汽車7000多萬輛。2000年共生產汽車243.9萬輛,營業收入達250多億歐元,占集團總收入的45.5%。該公司擁有菲亞特(Fiat)、藍旗亞(Lancia)和阿爾發羅米歐(Alfa Romeo)三大轎車品牌,商用車品牌有菲亞特(Fiat)。對產品內涵、風格和工業改良等方面的革新是公司發展的核心戰略。同時,菲亞特也積極致力于發展潛在的、具有最大需求的新興市場,公司的全球化業務主要基于生產家庭型"世界轎車":菲亞特派力奧(Fiat Palio)、菲亞特西耶那(Fiat Siena)、菲亞特派力奧周末款(Fiat Palio Weekend)和一款皮卡。
菲亞特公司的產品通過自有的銷售機構和商店、雇用的批發機構和商店及在世界各地的代理商和經紀人的商業活動來銷售,公司本著“以銷定產,以產定購”的原則,不惜工本,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來提高生產率,從原料的采購、進貨一直到發貨,都有一套科學周密的制度和程序,為公司生產一流的產品提供了保證。
2 公司概況 展開>
目前,菲亞特在中國市場與廣汽集團建立了合資公司,未來,克萊斯勒在中國市場的整合或許將延續與廣汽集團的合作。菲亞特集團汽車公司執行副總裁Lorenzo Sistino在今年上海車展上表示:“我們所堅持的就是,一定要與廣汽共同商議討論。我們本身擁有很多不同的品牌和平臺,如何利用這些資源需要認真研究?!?/p>
菲亞特Mefistofele古董車
這次古德伍德速度節的汽車嘉年華會上,菲亞特將展出以1908年SB4 Corsa為基礎而來的Mefistofele經典古董車。Mefistofele是Lord Eldridge開發而來,
當時是想推出一部極速可以破紀錄的車型;所以買了一部SB4 Corsa來做改裝。他使用了一部巴士的底盤、還有加上了排氣量21.7公升的六缸四化油器菲亞特A12飛機引擎,馬力320匹/1800轉。
3 廣汽菲亞特 展開>
廣汽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菲亞特)成立于2010年3月9日,由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集團)和菲亞特集團汽車股份公司(以下簡稱菲亞特汽車公司)以50:50的出資比例建立,首期總投資約為50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為18億元人民幣。
廣汽菲亞特位于湖南省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主要業務包括乘用車產品的整車、發動機、零部件的研究開發、生產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工廠規劃和布局先進,一期形成年產14萬輛整車和年產22萬臺發動機的生產能力;二期計劃形成年產25萬-30萬輛整車的規模。
為符合政府關于發展節油低能耗產品的要求,廣汽菲亞特生產的車型將采用最新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針對中國市場全新設計的首款產品C-Medium將于2012年7月投產。該車造型時尚、技術先進、質量精良、性能優越,整車產品性能指標為國際同類車型產品的最先進水平。
菲亞特除了這些車的應用,還用到船舶,船舶動力,發電機組等等。也世界享有盛譽,但是在中國還需要時日。
4 公司歷程 展開>
時間簡史
19世紀末期歐洲和美國工業革命時期,科技創新活動十分活躍,新產品新發明層出不窮。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貝爾發明了電話,馬可尼發明了收音機,馬克辛發明了機關槍,卡爾·奔馳發明了汽車……新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預示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將有一個大的進步和改善。
1899年7月11日,9名意大利的企業家和皮埃蒙特貴族以8萬里拉的社會資本創建了“意大利都靈無名氏汽車制造廠”,簡稱fiat(菲亞特)汽車制造廠采用盾型商標。同年,菲亞特的第一輛汽車4hp問世,這種外形近似馬車的轎車在第一年生產了8輛。
在菲亞特的股東之中,曾任騎兵軍官的喬瓦尼·阿涅利工作勤奮,他推崇進步、創新和技術,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在1902年他被選為常務理事,他領導企業開始向兩個方向發展,即生產的多元化與把握具有遠大前景的市場動態。在短短的幾年里,菲亞特公司得以迅速發展壯大,員工人數由150人增加到2500人,推出了12hp、60hp、100hp、130hp轎車和菲亞特的第一輛卡車。
1906年,開始采用公司的全稱四個單詞的第一個大寫字母“F.I.A.T”為商標?!癋IAT”在英語中具有“法令”、“許可”的含義,因此在客戶的心目中, 菲亞特轎車具有較高的合法性與可靠性,深得用戶的信賴
1907年生產的130hp轎車的最高速度達160公里/小時,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與此同時,菲亞特開始生產公共汽車、輪船和飛機發動機,產品遠銷到美國和澳大利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迫使菲亞特不得不轉產為戰爭服務,生產飛機、機關槍、航空發動機等軍工產品。
1919年戰爭一結束,菲亞特就推出了501、502、510等緊湊型轎車和菲亞特的第一輛拖拉機:702。
1920年11月,喬瓦尼·阿涅利當選為菲亞特董事長。
1923年,采用了美國福特公司的生產流水線思想建設的菲亞特林格多工廠竣工落成,它當時是歐洲最大的汽車生產廠,采用了新的管理模式,是當時意大利的工業象征。在20年代經濟的復興中,菲亞特開發出了一系列豪華轎車和超級跑車,公司兼并了om和spa等公司擴大了生產規模和產品種類。在20年代初,菲亞特為意大利軍隊設計生產了fiat3000輕型坦克,他是第一輛意大利的國產坦克,一直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戰。da當年,菲亞特以轉讓生產許可證的形式在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投產制造卡車和轎車的合作項目。
在30年代,菲亞特生產了518、527豪華轎車和508、500型緊湊型轎車,500型轎車是意大利首批面向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轎車,他小巧,便宜,性能良好,廣受大眾的歡迎,一直生產到1955年。1936年菲亞特研制成功帶燃氣發生器的635rgl諾斯騰公共汽車,用木柴作為燃料。
1939年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菲亞特再一次全面轉產為戰爭服務。侵華戰爭期間,日本陸軍航空部隊采購了該公司生產的88架 BR-20 轟炸機(另一說為85架)用于對中國大后方的轟炸。但作戰效果不明顯,作戰損失率較高,被擊落的飛機中最為著名的一架是“天皇號”,為墨索里尼贈送給日本天皇的禮物。戰爭使意大利的經濟受到了沉重打擊,菲亞特的生產設施受到嚴重的破壞,戰爭結束后,整個意大利百業蕭條。
戰后50年代,意大利的經濟飛速發展,菲亞特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從汽車制造、農機產品到航空產業都得到迅速發展,1955年問世的fiat600微型轎車宣布意大利普及汽車時代的到來,在15年里,共有超過400萬輛fiat600駛下生產線。
60年代,菲亞特的fiat124和fiat125是歐洲最出色的家庭汽車之一。fiat124在意大利總共生產了400萬輛,蘇聯還引進了該車的生產線生產拉達牌轎車,一直生產到90年代中期。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最終型號拉達2105還曾向我國大量出口。波蘭引進生產了fiat125。隨著實力進一步增強,菲亞特開始兼并國內的其他汽車生產企業,在1969年,菲亞特兼并了藍旗亞汽車廠并購買了法拉利車廠50%的股份,把世界跑車業的第一品牌法拉利歸到了自己旗下。1984年收購了阿爾法·羅密歐,1993年收購了瑪莎拉蒂,成為一個經營多種品牌的汽車公司。為方便經營,1979年菲亞特汽車成為菲亞特汽車集團中一個獨立經營的公司。菲亞特集團中各個品牌均保持傳統特色菲亞特經濟實惠,安全可靠。有貴族血統的藍旗亞汽車保持一種高雅、尊貴的格調。阿爾法·羅密歐則是現代運動轎車的標志?,斏僬宫F著意大利轎跑車的精華。法拉利更是世界跑車中的極品。
1980年,菲亞特生產了由喬治亞羅設計的熊貓微型轎車,創立了小型多功能車的概念,目前該車仍在生產之中。
1983年,面世的烏諾轎車投產之后就獲得廣泛的矚目,被評為1984年的“最佳轎車”。為其他國家的汽車廠設計適銷對路的轎車,為南斯拉夫的紅旗汽車廠設計了幽谷轎車,該車在80年代曾大量向美國出口,為西班牙的西亞特汽車廠設計了依比扎轎車(即現在南京的英格爾轎車),拓展了業務領域。
進入90年代,全球汽車工業競爭變得更加激烈,菲亞特集團面對這個嚴峻的挑戰果取積極的對策,一方面,對技術創新進行大量投資,另一方面采取全球化的商業策略,旨在加強與潛在的汽車市場發展地區合作共同開發市場。在這期間,菲亞特不斷向國外市場擴張,出口收入占了總銷售額的60%,向市場提供了一系列受歡迎的產品,1993年的“鵬托”,1995年的“布拉瓦/布拉沃”和1996年的“阿爾法·羅密歐156,”都是現時歐洲轎車市場上的主流車型,1996年4月推出的面向世界轎車市場而開發的“帕里奧”系列轎車在波蘭、巴西、阿根廷等國生產,產量超過了100萬輛。
如今菲亞特已經走過了102年的坎坷道路,他渡過了艱難的歲月,已發展成為意大利工業的棟梁型企業。在新世紀中,他正繼續拼搏,朝著成為一個國際化的企業的目標邁進,以占據未來世界汽車世界的主導地位。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五。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八十四。
發展過程
菲亞特公司于1899年誕生在意大利都靈,如今已發展成為世界最著名的的汽車跨國企業之一。作為菲亞特集團旗下最大的經營公司,菲亞特汽車公司在集團業務中一直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從1899年第一輛汽車的誕生,到1908年進軍美國市場,并開始出口法國、奧地利、英國等國;從1910年的年產1215輛,到2000年銷售243.9萬輛,迄今為止菲亞特汽車公司累計生產汽車已突破7000多萬輛。菲亞特汽車公司就是這樣在歲月的磨礪中逐漸成就了菲亞特汽車的英名。菲亞特汽車公司以生產轎車和輕型商用車著稱,以擁有菲亞特(FIAT)、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藍旗亞(LANCIA)等品牌活躍于國際市場。
對產品內容、風格和技術等方面的革新是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滿足客戶需求和贏得有利的競爭條件是公司發展的中心點。
正是這種不懈的努力使菲亞特汽車公司不斷推出新穎的車型,并多次贏得歐洲年度名車獎:1984年的烏諾(Uno),1989年的菲亞特帝波(Tipo),1995年的菲亞特鵬托(Punto),1996年的布拉旺和布拉娃(Bravo-Brava),1998年的阿爾法156(Alfa 156),2001年的阿爾法147(Alfa 147)和2004年的菲亞特熊貓(PANDA)均獲此殊榮。
公司發展戰略的另一目標是全球化。為了在最具市場發展潛力的地區占有更多份額,菲亞特汽車公司積極致力于那些集中了未來中遠期最大需求的新興市場。多年來,菲亞特汽車公司不僅在意大利、阿根廷、巴西、波蘭和委內瑞拉建有工廠,同時,其業務還通過合資企業和許可證協議等形式拓展到世界各地,并在波蘭、俄羅斯、巴西、阿根廷、埃及、摩洛哥、南非、土耳其、印度和中國等新興市場采取了適度投資的策略,以減少潛在的投資風險。
公司的全球化戰略主要是以菲亞特178系列"世界車型"的生產為基礎:菲亞特派力奧(Fiat Palio)、菲亞特西耶那(Fiat Siena)、菲亞特派力奧周末款(Fiat Palio Weekend)和皮卡車型。迄今菲亞特的全球化戰略已取得顯著成效。菲亞特汽車公司除銷售和生產汽車外,還通過塔加服務公司及其合資公司為供貨商、代理商和客戶提供整套移動和保險服務,同時通過菲迪斯公司及其所控公司提供財務服務。
多年來,菲亞特汽車公司還一直致力于代用燃料汽車的研究開發,以最大程度減少環境污染。該宗旨來自于菲亞特的總體環境方針:降低油耗與減少傳統發動機車型排放物的污染物含量、生產對環境污染少的汽車、開發使用代用燃料作為動力系統的汽車,并且在汽車使用壽命結束后的回收再循環。自70年代以來,菲亞特就一直利用自己的研究中心和安全中心等內部機構從事該領域的研究,同時還參與了若干意大利和歐洲的研究項目,對采用代用燃料和減少使用燃油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些研究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高檔概念車,而且還成功地研制并投產了許多標準車型:PANDA電動車、DUCATO電動車、SEICENTO電動車,MAREA和MULTIPLA雙動力(汽油和天然氣),以及MULTIPLA BLUPOWER(僅天然氣)等。
為了在國際汽車市場更具競爭力,2000年7月菲亞特與通用汽車公司就其在歐洲和拉美的戰略性工業結盟達成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在采購及發動機、變速箱等領域分別成立了兩家占股相等的合資企業。同時菲亞特汽車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各自的財務公司也簽定了合作協議。重組后的菲亞特汽車公司 (菲亞特80%,通用20%)控制著菲亞特集團除法拉利和瑪莎拉蒂以外的轎車和輕型商用車領域。根據協議,菲亞特取得了通用汽車公司6%的股份。?菲亞特汽車公司目前旗下生產銷售的三大品牌: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和藍旗亞,都是濃厚的意大利歷史、文化和傳統的積淀,卻又各自風格鮮明。
標志變遷
1899年,阿涅利在意大利西北城市都靈創建菲亞特公司,開始采用盾型商標;
1906年,開始采用公司的全稱四個單詞的第一個大寫字母"F.I.A.T"為商標。"FIAT"在英語中具有"法令"、"許可"的含義,因此在客戶的心目中, 菲亞特轎車具有較高的合法性與可靠性,深得用戶的信賴。
1918年,公司決定不用大寫字母或在字母間不加標點書寫。
1921年,曾經使用過圓形商標;1931年, 開始使用在方形中含有 "FIAT"字樣的商標。
1980年開始使用五根短柱斜置平行排列的新商標。 菲亞特壟斷著意大利全國年總產量的 90%以上的汽車生產量,這在世界汽車工業中是罕見的。 因此, 菲亞特被稱為意大利汽車工業"寒暑表",菲亞特牌汽車被喻為"意大利車"。 "菲亞特"轎車的緊湊楔形造型、線條簡練、優雅精巧、極富動感、充滿活力,處處顯現拉丁民族那熱情、浪漫、機敏、靈活的風格。所以,"菲亞特"轎車造型總是引導世界汽車造型的潮流。
友情鏈接